当期荐读 2020年第2期 | 加强信息治理与利用,有效提升疫情防控能力
谢新洲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北京,100871
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媒介经营管理、竞争情报与企业竞争战略。
信息是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是社会资源和医疗救助合理部署的关键指标,也是影响民众心理和行为的重要因素。信息畅通是社会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信息失序必然带来社会混乱。信息治理能力是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离不开信息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神州充分暴露出我国在信息治理与利用方面的相对滞后。疫情之下,只有建立更加完备的信息治理体系,才能避免社会信息系统混乱,减少信息量的无序暴增,减轻信息恐慌,降低信息风险。
1. 信息共享和信息公开亟待加强
信息是决策的依据,信息不对称容易带来决策失误。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及时有效的信息共享和信息公开是降低决策风险的必要手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的信息不对称给政府决策、民众防疫以及医疗救助都带来了重大挑战。疫情发展初期,武汉市试图采取“外松内紧”的方式应对,“冷处理”疫情通报和专业医护人员的疫情提醒,结果放任了疫情扩散直至聚集性爆发,错过了疫情黄金防控期,最终导致各大医院诊治工作全面告急,这与信息治理与利用能力不足有很大关系。疫情发生早期,一些武汉市政府领导和专家组成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疫情可控可治”、“物资储备和市场供应充足”,显示相关官员与专家对疫情防控的真实情况掌握不足。疫情逐渐肆虐,一方面武汉各大医院绕过政府部门呼吁捐资捐物,另一方面各地捐赠援助的物资在红十字会仓库大量囤积。可见,在政府部门之间,地方政府与中央部委之间,以及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信息共享,造成了信息失真、政策失准、治理低效的不良后果。
不仅是政府部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也至关重要。恐惧来自于无知。民众的恐慌源于不掌握疫情相关信息和知识,对信息的需求加剧。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新浪微博流量增长近10倍,与此同时,政府发布的信息量和准确性都受到了质疑,造成了官民之间的信息隔阂。医院忙于救治病患,对接诊能力的发布和评估滞后,患者对病情的发展与可利用的救助途径不知情,加剧了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大量求助信息借助自媒体发布,既有确实需要帮助的,也不乏夸大其词博取关注的,政府不能在第一时间厘清病患的轻重缓急,导致医疗资源难以有效配置。
2. 确立并确保官方信息发布渠道的权威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带给民众最大的伤害,一是病毒的生物威胁,二是权威失信带来的情绪惶恐。在疫情处置过程中,官方渠道及时、持续、科学、准确的发声,才能占据民众心理阵地,有效增强民众疫情防控信心,使虚假信息、恐慌情绪没有立足之地。官方渠道的权威性同时又涉及到政府部门的媒介素养、媒体报道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信息内容及其影响的科学评估等方方面面。民众相信政府的新闻发布会,但是个别地方领导的媒介素养不足引发次生舆情灾害;民众相信媒体,但一些媒体的报道前后矛盾,民众不得已被一些自媒体、社交媒体信息“裹挟”,结果伴随而来的是大量“营销号”和假新闻。2月9日,武汉市宣称“全市人口排查百分比达99%,目标是明天完成疑似患者检测清零”的通告显得不合常理而遭公众质疑。有的央媒发布“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冠状病毒”造成民众误解,结果带来严重后果,引发街头抢购。随后的辟谣报道更是极大地消耗了民众对媒体的信任。疫情进入关键时期,不少专家预测疫情“拐点”、“重点”、“焦点”,甚至急于发布严谨性、科学性欠缺的研究报告,却与事实不符,导致民众失去对官方媒体和专家的权威的信任。失去权威,也就失去社会信任的基础。因此,媒体在信息发布上不应该走在信息抢发的歧路上,而应该坚持专业、真实、科学的信息发布,增加社会公众的信任。
3. 地方政府信息资源处理能力亟待提升
信息治理是一种需要训练和习得的能力,也需要相应的资源进行匹配和对接。现有的治理结构中,信息资源分布与能力发展不均衡。这次疫情救治与防控过程中,地方政府处理信息的压力很大,但是相应的资源和能力不匹配。当前的信息生态中,去媒介化趋势越来越严重,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和政务新媒体的发展,把政府推向直接面向公众的前台。网络平台的发展,尤其是头部平台垄断了重要的用户入口。网络平台的分布结构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布局,并不按照行政区域和级别来设置,通常在整体层面投入更多的资源。疫情爆发以来,互联网公司纷纷以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积极与政府对接,加入到信息治理体系中,但是这种对接往往集中在国家层面。例如,腾讯与国家卫健委合作开发了“新型肺炎疫情实时查询”平台,百度依据官方授权的数据研发上线了“全国发热门诊地图”。然而疫情以来,地方政府的信息处理压力却与日俱增,一方面疫情救治、防控和相关信息不能有效扩散,另一方面众多留言、谣言和假消息得不到及时反馈和处理。源于地方政府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中处于被动地位,得不到平台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主要依靠自主建立的平台发布信息,但其影响力普遍较弱。除了平台资源缺乏,基层政策也缺乏基本的信息发布经验,缺乏信息资源的发现能力和处理能力,这客观上制约了信息治理与利用能力的提升。湖北省的政务一体化平台主要是湖北政务服务网与鄂汇办APP,这些平台虽然也上线了疫情服务专区,但民众关注度和利用率却不高,没能成为疫情信息的发布与获取的主要渠道。
4. 社会治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尽管我国公共卫生和医疗体系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展了十几年,但这次疫情中依旧暴露出许多问题,如部门之间、地域之间数据不共享,数据结构不统一,既不能全面反映情况,也不能科学预测,对于疫情发生后的关键信息,还需要重新人工统计。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19年7月发布的《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19)》中显示,我国政务云已经实现了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覆盖,地级行政区覆盖比例达到了75%[1]。此次疫情较为严重的湖北省已经有接近90%的部门和业务系统在云上运行,但湖北省在面临突发疫情时却在信息运行上并不通畅。其原因是,我国目前政务数字化建设的重点在政务审批,公共卫生等信息服务方面不受重视,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并没有得到全方位提升。尤其是公共卫生领域的相关机构、下属机构,如公共卫生社会服务机构、卫生公益组织、各级医院,包括医疗用品制造企业、药店、供应链相关企业等社会主体,在信息化建设上比较欠缺,供应链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程度严重不足。武汉市红十字会整理物资靠人力纸质登记,领取物资需要依据单位证明介绍信等原始方式暴露了信息化水平不足带来的物资管理能力严重滞后的问题。这种情形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充分利用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总之,推动信息治理体系与信息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避免疫情防控中信息失序的必经途径。首先,政府日常的信息化建设,以及应急管理体制的设计与实践中,需要把信息治理纳入,完善突发事件中信息发现、信息上报、信息发布、信息共享与信息引导的资源配置和权责规定。其次,无论是信息主体、信息载体、信息传播路径,还是信息处理技术与能力都不应该局限在政府体系内部,而应该开放、有序、安全地与外部资源开展合作与共享,全方位提升信息治理与利用能力,更好服务人们的工作生活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19)[R/OL].[2020-02-15], http://www.199it.com/archives/901658.html.
* 原文载于《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0年第2期,欢迎个人转发,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
* 引用格式
谢新洲,周晓英,李月琳,张琳,冉从敬,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科学应对与思考:图情专家谈新冠疫情[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0,10(2):4-16.
制版编辑 | 王小燕